Monday, May 12, 2008

My trip to Taiwan part 4 (1 May 2008)

Today we decided to go to Taipei. Yeah!!! Before we go Taipei, mummy bring us to see 廟會。In chinese it is call:
「大神(身)尪」(註1)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一個相當陌生的名詞,最簡單地解釋,就是廟會活動常見的七爺、八爺。當然,廟會中通常並不只有七爺、八爺,尚可見到與祂們形式相仿的神祇,如千里眼、順風耳,或是三太子、土地公等等。在宜蘭地區,人們習慣將此類身形巨大,以木刻、竹籐編、刺繡等傳統工藝技法合組而成,出巡遶境時由人鑽入其中空身軀內代為行走的陣頭形式統稱為「大神(身)尪」 。

  蘭陽平原是台灣北部神明遶境活動以大神(身)尪為主要參與陣頭的重要地區(註2),此一陣頭文化形成的年代,約可回溯到清朝末年,因為城隍廟的設立而有部屬神陪祀需求,信徒便從大陸地區購入七爺、八爺隨祀於城隍爺左右,出巡時則以護衛身份行走於神轎前方,負有開道、掃除邪祟之責。至日治大正年間因為廟宇祭典的興盛,大神(身)尪數量有增多的趨勢,而由於當時蘭陽地區主要的神誕祭典,為城隍爺、東嶽大帝出巡遶境活動,因此所增加的人物多為民間傳說故事中的陰間官吏,如左右排爺、文武判官等。

  此時,尚出現較為特殊、至今仍僅存在於宜蘭地區,即以傳說中城隍爺與東嶽大帝所生的兒女裝扮出少爺、太子等大神(身)尪。光復後,大神(身)尪的數量仍持續增加,但已不限於城隍或東嶽廟,部分北管子弟團及廟宇亦開始組裝各式神祇,如門神(秦瓊、尉遲恭),使得大神(身)尪的類型更加擴展。民國60年代,甚至出現了第一個由女性籌組而成的女神(身)尪會,迄今,宜蘭地區已有多尊女神(身)尪,亦僅招收女性會員(註3)。

猶如前面所說,蘭陽地區自清末以來所發展的廟會文化就是以「大神(身)尪」為主軸,如以大神(身)尪的故鄉自詡的頭城來說,鎮內光是城隍與東嶽廟轄下的大神(身)尪即多達24個尪仔會40尊大神(身)尪。於是,若是詢問頭城人對廟會的印象,大多會回答「大神(身)尪」。站在廟會的現場,還能驚訝的發現,許多年僅八、九歲的小孩,看著迎面走來的大神(身)尪,甚至能夠逐一叫出名字。因為,對許多頭城人來說,每年廟會看大神(身)尪也是生活的一部份。然而,與台灣其他地方一樣,傳統祭典受到了西化、現代化的影響已趨向式微,祭典雖因信仰仍存在,但其規模與參與的人力已大幅縮減。以頭城為例,早年每一個尪仔會多達四、五十名會員的榮景已不復見,現在每個尪仔會至多一、二十人,亦有不到五名會員或早已解散的情況。

  基於憂心頭城在地文化的消逝,近幾年來以城北社區為首的居民多致力於保存以東嶽廟神誕祭典為核心所發展而來的「大神(身)尪文化」,一方面嘗試找尋優秀匠師修復破損情形嚴重的尪首,另一方面藉由各式活動的舉辦,如耆老講座、參與宜蘭社區大學頭城分班揭牌儀式、配合宜蘭童玩節邀請國外團隊至頭城體驗大神(身)尪文化等等,試圖以新的形式展現地方特有的大神(身)尪文化,亦獲得當地居民的迴響與支持。

當然,社區也意識到,光以新的、現代的活動形式來提升民眾對大神(身)尪的認識是相當零碎且片段的,無法讓社會大眾真正瞭解大神(身)尪文化整體面貌。因此,現階段對社區來說,重新思考並找出一個能夠在現代社會中持續傳承在地祭典文化的方式,才是使頭城在未來不會僅存大神(身)尪的形體供後世憑弔,而是繼續保有一個活生生的文化脈絡,才能讓頭城的後世子孫持續擁有與父祖輩相同的生活記憶,也才有機會讓更多人體驗與感受大神(身)尪故鄉所特有的文化魅力。

註1:台灣各地對「大身尪」有眾多稱呼,如「大仙尪」、「大神尪」、「神將」、「將爺」等,過去宜蘭頭城多使用「大神尪」一詞,強調其文化內涵與其他地區以將軍、護將身份之「神將」之區隔。近來在研究中發現過去以台語來稱呼此一對象之意義應是指身形巨大的人物,非特指其為神仙,故又出現「大身尪」一詞,為尊重在地語彙,本文中兩詞並用。

註2:「大神(身)尪」是台灣相當普遍的陣頭,各地皆有,其中以參與桃園大溪普濟堂關勝帝君祭典、臺北蘆洲湧蓮寺觀音菩薩祭典及宜蘭縣內各神明遶境祭典之數量最為龐大。

註3:近年,台灣其他地方雖亦有組裝女神(身)尪,但皆由男性負責扛抬








Pole dancing truck, the singer will be dress in very skimpy and see through dress and they will sing and do pole dancing.









1 comment:

Eve n Vince said...

Aiyo, so many black face. Like someone leh...